年加工9萬噸油菜籽制油及精煉生產線技改擴建項目
沉 降 觀 測 報 告
證書等級:國家測繪丙級
證 書 號:丙測資字5323351
玉溪永筑建設工程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四月十五日
項目名稱: 年加工9萬噸油菜籽制油及精煉生產線技改擴建項目
技 術 負 責 人: 李 萍
審 核 人: 師 榮
測量單位: 玉溪永筑建設工程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目 錄
1 概述 1
2 作業依據及使用儀器 1
2.1作業依據 1
2.2使用儀器 1
3 完成工作 2
4 作業及沉降情況 2
4.1作業情況 2
4.2 沉降情況 4
5成果分析及結論 14
5.1沉降量情況: 14
5.2結論: 14
5.3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 14
6 提交資料 15
沉降觀測報告
1、概述
年加工9萬噸油菜籽制油及精煉生產線技改擴建項目位于玉溪市紅塔區研和鎮大栗園56號,本期建設規模7093.89㎡,分別為E棟、F棟、G棟建筑,基礎采用長螺旋灌注樁基礎,其中E棟車間結構類型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層數三層,建筑高度18.3m,總建筑面積為4423.95㎡;F棟、G棟車間結構類型為門式鋼架結構,層數一層,F棟建筑面積1495.28㎡,建筑高度9.15㎡,G棟建筑面積1174.63㎡,建筑高度8.52m。為了解施工期間建(構)筑物沉降變化情況,進一步掌握建筑物的安全穩定性。受建設方云南滇雪糧油有限公司的委托,由玉溪永筑建設工程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承擔該項工程的變形觀測工作。我單位根據項目實施進度完成該項目各棟建筑沉降基準點及觀測點的埋設及觀測,該項目從2016年5月13日開始第1次觀測,截止至2017年3月1日,根據工程進度共進行了7次沉降監測。
2、作業依據及使用儀器
2.1作業依據
2.1.1《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
2.1.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2.1.3《城市測量規范》(CJJ/T8-2011)。
2.1.4《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
2.2使用儀器
2.2.1 儀器: 采用天寶DINI0.3型精密電子水準儀,2m銦瓦條碼水準尺。DINI0.3型精密電子水準儀的標稱精度(每公里高差中誤差±0.3mm,最小顯示0.01mm)。
2.2.2 計算: 使用計算機,商用軟件進行平差計算、資料整理。
3、完成工作
3.1 沉降監測網工作基點共8點,施測2次。
3.2 沉降觀測點布點:根據施工進度,E棟完成12個沉降觀測點布設,F棟完成10個沉降觀測點布設,G棟完成10個沉降觀測點布設。E棟進行了7次觀測,F棟、G棟進行了4次觀測。
4、作業及沉降情況
4.1作業情況
4.1.1年加工9萬噸油菜籽制油及精煉生產線技改擴建項目測繪工程, 我單位于2016年4月10日進場,建立沉降監測網工作基點8點,布設各棟沉降觀測點共32個,組成閉合環,按二級精度(觀測中誤差0.5mm)要求進行觀測,觀測時間視工程進度而定。
4.1.2 點位埋設:工作基點,埋設在變形區以外,數量8個,采用不銹鋼水準標志。沉降觀測點,埋設于建筑物室外標高約+500mm的位置,采用熱鍍鋅觀測點標志,埋設方法具體詳沉降觀測點位埋設大樣。
4.1.3 觀測等級及精度要求:
4.1.3.1 沉降工作基點按二級水準要求、沉降觀測點按三級水準要求進行沉降觀測實施,為保證觀測值的可靠性,選用三等水準點為高程起算點,在施工區附近(變形區外)布設沉降觀測水準基點和工作基點。
4.1.3.2 主要技術要求:
等級 高程中誤差(mm) 相鄰點高差中誤差(mm) 往返較差、附合或環線閉合差
二級 ±0.5 ±0.3 ≤1.0
三級 ±1.5 ±1.0 ≤3.0
(n為測段的測站數)
4.1.4 施工中采取的主要測量技術措施;
4.1.4.1 每次觀測均同人、同儀器;使用的儀器設備均每年送云南省指定的儀器設備檢定站進行檢定和檢校,保證各項指標均能滿足觀測精度的要求。
4.1.4.2 每次均按符合、閉合或結點網型進行觀測。作業過程中嚴格執行測站限差,控制環形閉合差,對超出規范要求的應按規范要求認真進行返工,直到滿足規范規定的要求為止。
4.1.4.3 每次觀測均按二級沉降觀測要求進行,測站觀測限差為:
等
級 視線
長度 前后尺視距差 前后尺視距累積差 每環測站數 主輔尺
讀數差 主輔尺高差之 差
二級 ≤30m ≤1.0m ≤3.0m ≤15站 ≤0.3mm ≤0.5mm
三級 ≤50m ≤2.0m ≤3.0m ≤15站 ≤0.5mm ≤0.7mm
4.1.4.4 每次觀測前均對工作基點進行檢查,確保了沉降點起算數據的準確性。
4.1.4.5 平差計算均按嚴密平差進行計算。
4.1.4.6 現場作業由項目負責人進行數據質量的檢查確認,符合規范和技術設計書的規定后,方可終止測繪。室內,由項目負責人和項目技術負責按《工程測量規范》、《建筑變形測量規范》中的有關規定,組織人員進行計算、資料整理和報告編寫,由總工程師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后方交付甲方。
4.2 沉降情況
4.2.1沉降觀測成果表如下:
5、成果分析及結論
5.1沉降量情況:
E棟自2016年5月13日至2017年3月1日根據工程進度共觀測7次,累計沉降最大點A6,累計沉降10.47mm;累計沉降最小點F8,累計沉降7.26mm。最后一次觀測結果:沉降量最大的觀測點A6,本次沉降2.87mm,沉降量最小的觀測點F8本次沉降2.19mm。
F棟自2016年8月3日至2017年3月1日根據工程進度共觀測5次,累計沉降最大點C10,累計沉降4.24mm;累計沉降最小點C1,累計沉降0.78mm。最后一次觀測結果:沉降量最大的觀測點C10,本次沉降2.89mm,沉降量最小的觀測點A1,本次沉降0.71mm。
G棟自2016年8月3日至2017年3月1日根據工程進度共觀測5次,累計沉降最大點A9,累計沉降4.59mm;累計沉降最小點A1,累計沉降1.5mm。最后一次觀測結果:沉降量最大的觀測點A12,本次沉降3.07mm,沉降量最小的觀測點A1,本次沉降0.58mm。
5.2結論:
根據各棟最后一次(2017年3月1日)觀測結果分析:E棟最大沉降量2.87mm、最大累計沉降量10.47mm,最大沉降速率0.03mm/d;F棟觀測最大沉降量2.89mm、最大累計沉降量4.24mm,最大沉降速率0.03mm/d;G棟最大沉降量3.07mm、最大累計沉降量4.59mm,最大沉降速率0.03mm/d。各棟建筑物沉降均勻,但未進入穩定期,仍需持續觀測,待各觀測點完全進入穩定期后停止觀測。
5.3出現的問題及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
在施工期間E棟E6、F6觀測點在室外標高調整后被覆蓋,我方已及時在對應部位重新埋設觀測點,E8點在第4次觀測以后,因結構變更增加剪力墻,該點位被永久破壞。為了保證沉降觀測數據的可靠性,廠房在運維期間,應對個棟觀測點加以保護,若發生損壞情況,應及時通知我方處理。
6、提交資料
6.1 沉降觀測綜合資料 3份
每份包括如下資料:
6.1.1 沉降觀測報告;
6.1.2 沉降觀測點位布設平面圖;
玉溪永筑建設工程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2016年4月15日